今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产品质量事关千家万户,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十四五”以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管住产品源头质量。注重发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和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CC认证的准入把关作用,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决定,对冷轧带肋钢筋、安全帽等6种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调整后,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增加到14类27个品种。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等15种产品纳入CCC认证管理,目前CCC目录内产品共计17大类106种。 二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是企业;压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关键在人。我们制定出台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指导生产和销售单位对质量安全风险实施清单式管控,有效解决企业在管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中“不懂、不会、不准”等问题。 三是严查重点风险隐患。每年印发实施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切实加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133万余家企业285万余批次产品开展监督抽查。持续加大缺陷产品召回力度,累计召回汽车3647万辆、消费品3467万件。切实加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群体用品质量安全监管,连续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 四是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深入推进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累计帮扶企业37.6万家。在全国推进产品质量可靠性提升实践,产品故障率逐步下降,产品耐用性显著增强。连续开展消费者质量安全教育活动,受益群众达2105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持续加大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述只摘职部分案例展示,不代表全部案例表现,案例仅以该反馈时间为准,历史案例不代表未来收益表现,案例仅供验证实力为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