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蓄财-官媒直击-从 “兜底” 到 “提质”:胡海峰详解 “十四五”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四大突破与下一步重点
投顾姓名:黎俊 执业编号:A0580624120006
2025-10-10 11:04:45
0

民政部副部长 胡海峰表示: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基础性、兜底性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十四五”以来,民政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制度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2020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推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健全。我们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加强照料服务;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大力推行在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更好发挥“兜底的再兜底”功能;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推动专项救助向更多困难群众延伸。此外,社会救助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已首次审议社会救助法(草案)。

  第二,救助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完善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稳步提高救助保障水平。目前,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刚才陆部长的介绍中也提到了相关数据。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

  第三,服务管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全面建成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强化对困难群体的监测预警和及时救助。进一步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提高对象认定精准度。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开通部省市县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3771条,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民政部门精准认定对象,分层管理、动态监测、因需推送、分类救助、结果反馈的闭环运行机制,形成弱有众扶的“一张幸福清单”。创新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机衔接、高效联动。

  第四,巩固拓展兜底脱贫成果取得新成效。优化细化政策措施,将符合条件的已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及时纳入救助范围。持续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强化社会救助“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功能,更好发挥社会救助在保障基本民生、助力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述只摘职部分案例展示,不代表全部案例表现,案例仅以该反馈时间为准,历史案例不代表未来收益表现,案例仅供验证实力为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