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内容与目标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提出,2027 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1.8 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 2500 亿元。这一量化目标为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展现了国家对新型储能领域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的决心,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多维度推动储能发展:《行动方案》从促进应用场景拓展、推动利用水平提升、引领创新融合、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市场机制完善五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例如在应用场景上,涵盖电源侧、电网侧和其他场景,包括大基地配储、电网关键节点应用等;在市场机制上,推动 “新能源+储能” 联合报价等,全面为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建设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与其他政策协同效应明显:《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动计划》明确 “十五五” 期间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目标,《风能北京宣言 2.0》提出风电年新增装机目标,这些政策与新型储能政策共同形成政策合力,从能源结构调整、电力供应等多方面推动电力行业向绿色低碳、高效智能方向发展。
应用需求层面
新能源消纳刚需: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等特点,新型储能的大规模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储能可以在新能源发电过剩时储存电能,在发电不足时释放电能,使新能源的供电更加稳定,提高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和利用效率,从而推动新能源产业与电力板块协同发展。
电网升级与稳定运行:随着 “东数西算” 等工程推进以及 AI 算力中心的大量建设,电力需求爆发式增长且对电网稳定性要求更高。新型储能可在电网关键节点发挥调节作用,提升电网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抗风险能力,有助于电网应对日益增长的电力传输和分配压力,保障电网稳定运行,这也为电力设备、电网运营等电力板块相关企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机会。
业绩与估值层面
业绩增长显著:2025 年三季报预告显示,电力板块多家企业业绩暴增,如建投能源以 231.75% 的净利增速夺冠,西昌电力、广大特材等净利润增速也十分可观。火电企业受益于煤炭成本下行与供热需求增长,水电企业凭借稳定发电量和价格机制改革提升盈利能力,电力设备企业因电网投资加码订单饱满,整体板块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估值优势突出:当前电网设备板块 PE 仅 15 倍,处于近 5 年 12% 的低位,华能国际、国电电力等龙头市盈率低于行业均值 30% 以上,京能电力市盈率更是低至 7.67 倍。低估值为电力板块提供了充足的上涨安全垫和估值修复空间,吸引资金流入。
板块涨幅惊人:以 11 月 5 日为例,电力板块以单日超 15% 的整体涨幅,创下近三年最大单日涨幅,成为当日大盘活跃度第一,板块内 22 只个股实现涨停,这种大幅上涨体现了市场对电力板块的高度认可和追捧。
资金流入强劲:11 月 5 日电力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高达 203.6 亿元,创年内单日资金流入峰值,国泰君安上海分公司、深股通等主力席位纷纷大举加仓,显示出各类资金对电力板块的积极布局,资金的持续流入为板块的持续走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产业链共振:行情覆盖电力全产业链,从上游的电力设备制造(如特变电工、通达股份),到中游的电网运营(如国电南瑞、东方电子),再到下游的发电企业(如建投能源、西昌电力),甚至储能、虚拟电厂等细分赛道(如南网能源、明星电力)均获得资金重点追捧,表明电力板块的上涨是整个产业发展驱动的,具有广泛的基础和可持续性。
设备制造类
双杰电气:作为电力设备企业,在 11 月 5 日实现 20.02% 的涨幅一字封板,公司可能在新型储能相关的电气设备制造、电网设备升级等领域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业务布局,受益于新型储能和电网建设需求增长。
特变电工:是电力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变压器、电线电缆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在新型储能政策推动下,其在电源侧、电网侧的相关设备订单有望增加,11 月 5 日所在板块大幅上涨,资金净流入显著,体现了市场对其在电力设备领域综合实力的认可。
电网运营类
国电南瑞:是电网智能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等方面技术优势明显。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需要强大的智能电网调度和管理系统,国电南瑞有望凭借其技术和市场份额优势,在电网升级和储能配套的智能化建设中受益,在电力板块走强中发挥重要的稳定和引领作用。
东方电子:在电网自动化和信息化领域有深厚积累,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随着电网智能化发展和新型储能与电网的融合,公司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需求可能增加,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和股价上涨。
发电及储能类
闽东电力:作为发电企业,不仅在传统发电业务上有基础,还积极与腾讯乌兰察布算力中心达成绿电供应合作,在新型储能政策推动下,公司在储能与发电协同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间,11 月 5 日实现涨停,且连续两日涨停,成为电力板块的明星股。
南网能源:在储能、分布式能源等领域积极布局,是新型储能和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参与者。随着新型储能政策的实施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公司在储能项目建设、能源综合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有望快速发展,推动公司价值提升和股价上涨。
政策落实风险:虽然新型储能政策力度较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可能存在地方执行不到位、配套政策不完善等情况,影响新型储能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效果,进而对电力板块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
技术迭代风险: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迅速,存在技术路线变革、现有技术被替代等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在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上落后,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电力板块的相关投资价值。
市场竞争风险:电力板块的高景气度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包括传统电力企业、新能源企业和科技企业等,市场竞争可能会加剧。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电力设备供应、电力市场份额等方面,企业可能面临来自同行的激烈竞争,导致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成本与盈利风险:新型储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存在成本控制难度大的问题。同时,电力价格受到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如果储能项目的成本无法有效传导,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进而影响电力板块的投资吸引力。
宏观经济风险: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会对电力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全球或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电力需求可能不及预期,对电力板块的业绩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尤其对于依赖电力需求增长的新型储能和电力相关业务,可能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的风险。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述只摘职部分案例展示,不代表全部案例表现,案例仅以该反馈时间为准,历史案例不代表未来收益表现,案例仅供验证实力为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
Copyright © 蓄财众赢 广州市万隆证券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证监会核发证书编号:ZX0030 2025 ©粤ICP备110107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