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大会上,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副秘书长黄伟宏宣布,《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版)》正式发布。记者在大会现场获悉,《框架指引》构建了多级指标体系,划分为低空空管基础设施、低空起降基础设施、低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及低空应用场景配套基础设施等4个一级指标,相应又细分了21个二级指标,明确了研究方向与建设发展的路径。
以下是基于《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版)》(简称《框架指引》)发布会及公开信息的详细内容梳理,综合其核心框架、指标体系和建设方向:
一、核心定位与构建原则
以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兼顾通用航空传统设施
明确低空经济基础设施需优先满足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型航空器的运行需求,同时与传统通用机场、空管系统衔接,形成“新旧融合”体系。
四大核心特性
系统性:传统设施(如通用机场)与新型设施(无人机起降场、数字化空管系统)协同规划;
实用性:适配eVTOL等新型航空器的起降、充电、调度场景;
协同性:与城市交通、物流网络、土地规划深度融合;
创新性:引入人工智能、低轨卫星通信、数字孪生等技术提升智能化水平。
《框架指引》划分了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具体如下:
目标:构建安全高效的空域管理能力
二级指标(部分):
低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CNS)覆盖网络;
动态空域划设与释放机制;
无人机交通管理(UTM)平台;
气象服务与应急空管响应体系18。
创新点:通过AI算法实现空域实时分配,支持城市物流无人机集群运行910。
目标:满足多类型航空器灵活起降需求
二级指标(部分):
垂直起降场(Vertiport)分级建设标准;
分布式无人机机库网络布局;
起降场能源补给(充电/氢能)设施;
安全防护与反制系统(如低空安全大模型)689。
案例:上海黄埔区P+R交通枢纽eVTOL起降场、绍兴全域无人机机库网络
以下为关键二级指标示例:
目标:支撑研发制造与运维服务
二级指标(部分):
低空经济产业园区规划标准;
测试验证场地(试飞空域、仿真实验室);
维修保障与数据服务中心;
低空金融与保险服务机制。
实践:深圳、长沙等产业集群已整合研发-制造-运营全链条。
目标:赋能千行百业场景落地
二级指标(部分):
城市治理(安防巡检、消防应急);
物流配送(冷链运输、末端配送节点);
农林植保(区域性作业基地);
文旅消费(低空观光航线、赛事场地)。
案例:美团无人机配送网络、千机科技无人机灯光秀
全球首个eVTOL起降场标准建设
启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起降场建设技术要求》团体标准2.0版修订,解决eVTOL场地适航性、安全间隔等核心问题。
推动“低空智联网”建设
要求省市级政府规划低空公共数据平台,实现空域信息共享、飞行实时监管。
明确基础设施与城市融合路径
例如在交通枢纽、商业区、景区嵌入起降点,打造“15分钟低空服务圈”。
地方政府:需制定专项规划(如绍兴“512”起降网、上海低空观光航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企业参与:技术企业聚焦智慧起降系统(如数字孪生平台),运营商探索场景商业化(如物流配送分成模式)。
国际协作:中国方案推动全球标准,如深圳空域改革经验、海南跨境物流试点。
? 意义:该指引首次系统定义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边界和技术要求,为2025-2030年低空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基建蓝图”,预计将拉动万亿级投资并催生城市空中交通(UAM)、即时物流等新业态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述只摘职部分案例展示,不代表全部案例表现,案例仅以该反馈时间为准,历史案例不代表未来收益表现,案例仅供验证实力为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