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年中会议解读:党建引领下的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与风险防范
投顾姓名:黎俊 执业编号:A0580624120006
2025-07-25 17:35:54
0

2025年7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系统党的建设暨年中工作会议,这是在三中全会后资本市场领域的关键政策宣示窗口。会议高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旗帜,全面对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金融系统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上半年工作,研判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这既是一次承上启下的业务推进会,更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对资本市场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的深度校准。

一、政治建设统领全局:自我革命赋能金融治理新生态

会议强调“党的建设”与“自我革命”思想,绝非简单的政治表态,而是直指当前金融监管的核心命题:

  • 自我革命深化监管转型: “自我革命”在金融语境下,映射的是监管体系对过往路径依赖的深刻反思与主动革新。会议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实质是要求监管机构刀刃向内,持续优化监管流程、提升专业能力、强化权力约束,以应对复杂金融创新与跨市场风险传导的挑战。

  • 政治能力构筑风险防线: 将“政治能力”与“专业能力”并重,凸显了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一“国之大者”面前,政治站位与专业判断的不可分割性。这要求监管队伍不仅懂市场、懂技术,更要深刻理解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确保监管行动始终服务于国家金融安全与发展大局。

  • 党建融合破解业务难题: 会议明确要求“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旨在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破解监管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如注册制走深走实、债券风险化解、投资者保护)的强大执行力。

二、改革攻坚:紧扣三中全会精神激活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资本市场提出更高战略定位,本次会议部署的下半年任务,正是这一顶层设计的施工图:

  • 注册制改革步入“深水区”: 会议强调“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标志着改革重心从制度框架搭建转向精细化、效能化。关键在于优化各环节衔接(如交易所审核与证监会注册的权责边界)、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尤其是科创、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差异化制度安排,并建立更有效的常态化退市机制以畅通出口。

  • 投资端改革寻求实质性突破: 扭转“重融资轻投资”惯性是激活枢纽功能的核心。会议部署“深化投资端改革”,需在壮大长期投资者队伍(如优化险资、年金入市机制)、提升上市公司回报能力与意愿(强化分红指引、回购制度)、发展适配不同风险偏好资金的投资工具(如完善指数化产品、衍生品风险管理功能)等方面取得突破。

  • 债市高质量发展与风险化解并重: 债券市场(特别是信用债)的稳定关乎系统性风险。会议要求“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监管标准,提升市场效率;另一方面必须强化对发行人资质、募集资金使用的穿透监管,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稳妥化解存量风险,杜绝“刚性兑付”预期回潮。

  • 新质生产力领域精准赋能: 会议提出“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资本市场精准滴灌科技创新。这需优化科创属性评价体系,发展科创债等专属融资工具,探索建立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新三板、北交所的有机衔接,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融资支持体系。

三、坚守底线:以“零容忍”筑牢风险防控与投资者权益屏障

稳是前提,严是基调。会议对风险防控与市场秩序的强调一以贯之:

           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升级: “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健全资本市场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指向建立更敏锐的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机制(如股债联动、私募领域风险),提升对风险传染路径的预判能力,并完善风险处置工具箱(如流动性支持、市场化重组)。


         监管执法“长牙带刺”: “零容忍”打击证券违法活动将持续高压。重点领域包括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特别是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实施的违规)、伪私募、非法荐股等。强化稽查执法科技赋能(大数据监控)、推动行刑衔接、落实民事赔偿优先,是提升执法震慑力的关键。

         投资者保护体系立体化构建: “坚守监管的人民性”落脚于投资者权益保护。需推动中国特色证券集体诉讼常态化、便利化;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减少信息不对称;规范减持行为,遏制“清仓式”、“绕道式”减持;深化普惠金融教育,提升投资者金融素养与风险识别能力。


四、锻造监管“铁军”:能力建设护航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实现上述目标,一支政治强、专业精、作风硬的监管队伍是根本保障:

        

        科技监管能力跃升: 面对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重塑金融业态,会议提出“加强监管科技建设”,要求监管机构提升运用科技手段进行风险识别、监测预警、调查取证的能力(如智能监控系统、穿透式监管平台),确保监管能力与市场创新同步进化。 

      

      专业化、国际化视野拓展: 复杂金融产品、跨境资本流动、国际监管协调等挑战,倒逼监管队伍持续提升专业深度(如衍生品、ESG金融)与国际规则对接能力。加强专业培训、引进高端人才、深化国际监管合作是必由之路。


        作风建设常抓不懈: 会议重申“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强调廉洁从政、反对“四风”。这关乎监管公信力,需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对监管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确保监管队伍的纯洁性与公正性。


结语:在强国复兴坐标中校准资本市场航向


此次证监会年中会议,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深度转型、金融强国建设迈入关键阶段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其核心逻辑清晰可辨:以党的全面领导和自我革命为根本政治保障,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新质生产力、金融强国)为核心功能导向,以注册制改革深化、投资端改革突破为关键抓手,以筑牢风险防线、保护投资者权益为不可逾越的底线,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