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蓄财-官媒直击-政府投资基金重磅政策点评
投顾姓名:黎俊 执业编号:A0580624120006
2025-08-04 08:57:50
0
近日,国家发改委就《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两份文件是在今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后的进一步细化与落实,对政府投资基金行业发展影响深远。
政策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政府投资基金发展迅速。截至 2024 年末,我国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 2178 只,总目标规模约 12.84 万亿元。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盲目设立基金、基金投向同质化、存在对社会资本挤出效应、部分投资不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等。此次政策出台,旨在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防止同质化竞争和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促进形成 “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运作规范、科学高效、风险可控” 的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格局,推动政府投资基金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政策要点分析
明确基金投向范围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领域被明确限定在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等国家级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以及符合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国家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要求的领域。同时,国家级基金和地方基金在投向上有不同侧重。国家级基金立足全局、抓大放小,重点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如在芯片、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地方基金则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下,综合考虑本地区财力、产业资源基础、债务风险等,因地制宜选择投资领域,重点支持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以及小微民营企业和科创企业支持孵化。这种差异化定位有助于形成央地协同、各有侧重的投资格局。
强化投向调控
《工作指引》明确提出政府投资基金不得投资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限制类、淘汰类产业,以及其他有关规划和政策文件中明确要求调控限制的产业领域。这有助于引导资源从落后产能和不符合政策导向的领域退出,集中力量支持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产业。并且,新规要求符合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要求,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这将促使政府投资基金摆脱单纯为了地方短期利益的投资行为,更加注重投资的产业效益和长期价值,推动要素在全国范围内更加自由、合理地流动。在避免盲目投资与重复设立方面,要求政府投资基金投向符合国家生产力布局,避免投资存在结构性矛盾的产业,防止在新兴产业领域盲目跟风。同时,同一政府原则上不在同一行业或领域重复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对已设基金覆盖行业,原则上不再新设同级基金,避免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
规范投资行为
政府投资基金被要求控制对单个企业投资金额或比例上限,并在设立方案或相关法律文件中明确。同时,严禁通过明股实债等方式变相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除特定情况外不得从事公开交易类股票投资,不得直接或间接从事期货等衍生品类交易,不得为被投资企业之外的企业或项目提供担保,不得开展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这些规定为基金运作划定了清晰的合规边界,有利于防控风险,保障基金资产安全和稳健运行。
建立评价体系
《管理办法》提出建立突出基金投向政策取向评价、覆盖基金运营管理全流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最新要求和宏观政策最新取向等动态调整。评价指标涵盖政策取向符合性、投向布局优化、政策执行能力三个方面。通过这样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可以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投向是否符合政策目标、是否优化了生产力布局以及基金管理的执行能力进行全方位评估,为后续的激励约束提供依据。
实施激励约束
对于评价结果排名靠前的基金,将综合采取通报表扬、示范推广、项目推介、要素保障等激励举措,包括鼓励国家级基金加大合作、推送优质项目清单、引导金融机构增加配套融资等,这将激励基金更好地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提升运作水平。对于评价结果排名靠后的基金,将加强投向指导,视情采取约谈、通报、出具警示函等督促整改措施,提示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基金的指导管理,促使其改进。同时,《办法》还设置了投向领域负面行为清单,对于出现清单内负面行为的基金,当年度不予开展投向评价,并采取适当约束措施,以此强化基金的合规运作意识。
对行业的影响
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两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未来,政府投资基金将更加注重科学布局,地方政府盲目设立基金、扎堆热门赛道的现象将得到有效抑制,整体行业从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基金管理人也将面临更高的专业要求,需要不断提升投资决策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对政策导向的把握能力,以适应新的监管环境。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明确投向范围和评价导向,政府投资基金将从分散化布局转向精准化聚焦,避免同质化与重复投资,引导资金流向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如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地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同时,有助于解决市场在某些领域投资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对初创期、高风险的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弥补市场失灵,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强央地协同
国家级基金和地方基金在政策引导下将进一步明确各自定位,加强联动与协同。国家级基金可通过联合设立子基金或对地方基金出资等方式,与地方基金形成资金合力,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地方基金则能更好地借助国家级基金的资源和经验,结合本地产业基础和特色,培育壮大地方优势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提升行业影响力
随着政府投资基金的规范化和效能提升,其作为产业发展 “助推器” 的作用将更加凸显,能够更高效地吸引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投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同时,通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