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创新药板块概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你们了解的创新药都有哪些呢?对这个概念有没有深入了解过,今天顺便讲讲创新药这个暴利且有壁垒的行业。首先,还是先给创新药定义一下,不然,不好接着介绍下去,然后文章后面依旧附股哦;
创新药的概念:创新药在国际上一般指新的化学实体或生物制品中新的物质;在国内一般指在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含有新的结构明确的、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具有临床价值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产业链
上游:主要包括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医用包材、制药设备等细分领域,为中游提供原材料和基础设备。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壁垒高、成本占比低但重要性高、有国产替代空间等特点。
中游:是核心环节,涵盖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注册审批和规模化生产等阶段。参与者有基础科研机构、创新药生产商和研发生产外包(CXO)企业等,分工日益专业化,提高了产业链整体效率。
下游:主要涉及药品的市场营销、渠道分销、医院和药店终端销售、支付报销等,是回收研发投入的关键环节,药品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是这一环节的重要课题。
创新药板块发展现状
政策环境
研发端:2025 年临床试验审批从 60 日压缩至 30 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为未盈利生物药企打通融资通道。国家还组织实施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聚焦重大传染病、儿童用药、罕见病等重点领域。
支付端:2025 年医保新政设立 “丙类目录” 衔接商保,支付比例提至 60%-80%,报销上限突破 50 万元 / 年。国家鼓励商业健康保险等将创新药纳入保障范围,推动企业和个人慈善捐赠支持困难群众用药。
市场规模
中国创新药市场增长迅速,2024 年一类创新药获批数量达 48 种,是 2018 年的 5 倍以上,2025 年上半年一类创新药获批数量接近 40 种。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 License - out 总金额近 660 亿美元(超 2024 全年),首付款达 31.9 亿美元,同比增速超 30%。
技术水平
前沿技术突破:分子胶、环肽、siRNA 三大技术推动药物开发向 “全靶点覆盖” 迈进,诺诚健华、恒瑞医药等企业在分子胶领域已进入临床阶段。
AI 赋能:生成式 AI 如 DeepSeek 将靶点筛选周期从 18 个月压缩至 4 个月,成功率提升 10 倍。
竞争格局
头部企业初现:从研发实力看,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及正大天晴占据 2024 年我国创新药厂商研发实力排名的前三位。从已上市产品数量看,恒瑞医药、以岭药业、信达生物处于领先地位。
竞争激烈:创新药行业跨国药企与本土新兴企业多方面角逐,由于细分市场多,企业数量大,行业呈分散竞争状态。
创新药板块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趋势
新兴技术持续突破:分子胶、环肽、siRNA 等技术若取得进一步突破,如解决分子胶脱靶毒性、环肽口服利用度低、siRNA 肝外递送效率等难题,将为创新药带来更多可能性。
AI 深度融合:AI 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除靶点筛选外,在药物设计、临床试验模拟等方面有望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成功率。
市场发展趋势
全球化加速:中国创新药企业将加快全球化布局,更多产品有望在海外市场获得认可,海外收入占比将持续提升。
差异化竞争:在医保数据引导和政策鼓励下,企业将更加注重研发方向的差异化,避免同质化竞争,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政策导向趋势
监管优化持续:监管部门将继续优化创新药审批流程,加快创新药上市速度,同时加强对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监管。
医保支持强化:医保政策将进一步向创新药倾斜,提高创新药的报销比例和范围,加强医保与商业保险的衔接。
创新药板块个股机会
高壁垒技术平台型企业
瑞博生物:专注于小干扰 RNA(siRNA)疗法,在肿瘤与代谢病领域有多个产品在研,技术优势明显,随着核酸药物市场的发展,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圣诺生物:STP705 皮肤癌疗法具有创新性,在核酸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信达生物:公司在 ADC 和双抗领域实力强劲,DLL3 ADC 获罗氏超 10 亿美元授权,其研发的 PD -1/VEGF 双抗等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康方生物:AK112 头对头击败 K 药,展现出强大的研发实力,在双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产品商业化潜力巨大。
ADC / 双抗领域
核酸药物领域
国际化兑现能力强者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头对头击败伊布替尼,美国市场贡献 70% 销售额,2024 年全球收入破 50 亿美元,自主出海模式为其他企业提供了范本,未来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有望继续扩大。
恒瑞医药:HRS - 5346 以近 20 亿美元授权默沙东,创国产小分子药物交易纪录,公司研发实力雄厚,国际化布局不断深入,多款产品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有望取得更多突破。
三生制药:PD -1/VEGF 双抗授权辉瑞 60.5 亿美元,展现了强大的国际市场拓展能力,公司在生物药领域的研发和商业化能力不断提升。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出海交易金额达 42.3 亿美元,维迪西妥单抗获 FDA 突破性疗法认定,在自身免疫病和 ADC 药物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
政策红利直接受益者
诺诚健华:奥布替尼纳入商保目录后销售额有望大幅提升,公司专注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研发,产品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一品红:在儿科药领域具有渠道优势,随着医保政策对儿童用药的支持,公司的产品有望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石药集团:AI 驱动平台获阿斯利康 46.8 亿美元合作,借助 AI 技术提升研发效率,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潜力。
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
百利天恒:双抗 BL - B01D1 海外授权总金额 84 亿美元,创国产创新药单笔交易纪录,公司在双抗领域的研发实力和商业化前景备受关注。
复星医药:业务涵盖医药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领域,在创新药和仿制药领域均有布局,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华东医药:在创新化学药和生物药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已有多款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同时公司的医美业务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风险提示
研发风险: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临床三期失败率约 50%,存在研发失败的风险。如 CLDN18.2、GPRC5D 等靶点内卷率达 80%,竞争激烈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研发成果不及预期。
政策风险:虽然政策总体上支持创新药发展,但医保政策调整、监管要求变化等仍可能对企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
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巨头加速布局同类靶点,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市场份额被挤压。同时,市场需求的变化、销售渠道的稳定性等也会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
地缘政治风险:中美生物科技博弈加剧,可能导致技术出口管制加强,影响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和海外市场拓展。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